《殘穢》(残穢)
小野不由美(おの ふゆみ)
張筱森,獨步文化
心懷怨念的死亡會產生「穢」,從中誕生「恐怖之事」,「穢」就如病毒一般,全面感染、擴散──
一旦開始了,就無法終止……
恐怖小說家募集恐怖怪談,沒想到數件相隔多年的撞鬼經驗,居然發生在同棟公寓之中。
以下有劇情透露。
查來查去但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。一度以為自身病痛等等或許也跟這事件有關,但之後身體也漸漸好轉。所以說整個事情到底怎麼回事呢?嗯,或許現實中也有許多事情就像這樣吧。來的不知所以,去的不知所蹤。
書摘:
p.224
日本自古以來就有「觸穢」的說法。人們認為碰到穢就會傳染,並且應該避穢。從「罪穢」這個名詞就可以得知,「穢」和「罪」有十分密切的關係。
在日本,「罪」是透過祭祀除去的犯罪和災害的總稱。古時候有「天津罪」和「國津罪」的區別。根據某些說法,前者是對共同體的農耕或祭祀所犯的罪行,後者則是個人的犯罪或是天災。
古時候的農業不光是人們賴以為生的產業,也和祭祀保有密切的關係,可說是帶有咒術意義的行為。因此,妨害農業等同妨害祭祀,是將異常狀態帶進共同體的危險行為,而這種行為就是「罪」。
「罪」會產生「穢」;為了除去穢,需進行祭祀。
此外,雖然和「罪」不同,但「死亡」或「生產」等異於平常的生理狀態也是「穢」的一種,且和由「罪」而生的穢一樣都需除去。其中又以死亡產生的「死穢」最嚴重。
這一部分關於「穢」的概念和佛教「不淨」的概念結合,讓「穢」的概念和「罪」劃上等號,並且讓人類必須背負起來──然而,這其實是起因於對佛教「不潔」概念的錯誤理解。。
「穢」存在個體之外,「不淨」卻普遍存在個體之中──這個正確的概念被誤解且在傳世過程中遭到扭曲,「不淨」因此被視為過去累積的罪孽,而罪孽化為「宿業」存在個體內部,指涉為「穢」;可是,「穢」在原本的概念中只會附著在個體之外,過一定時間就會消失,也可以透過水垢離的袱褉手續去除。(水垢離:在向神佛祈禱之前的沐浴淨身。)
另外,「穢」和「罪」之間根本的差異就是──穢會傳染。
因此,「穢」必須隔離好避免接觸。
(中略)
穢會傳染,且擴大。如果不進行淨化穢的祭祀,穢會擴散得非常遙遠。
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