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-10-14

電影導演庵野秀明/脫胎換骨,宅男界的蝴蝶

【文/太田啟之 攝影/西田裕樹】

 6歲那一年,庵野秀明從家中那台黑白電視機,看見了《超人力霸王》站在商店街上的巨大銀色身影。這個前所未見的嶄新影像,帶給了幼小的庵野極大的衝擊。

 庵野說:「如果沒有超人力霸王就沒有今天的我,我簡直像被下了蠱一樣迷上了它。」

 從大學時代起,庵野便已展露出他的才華。他曾自導了一部超人力霸王大戰怪獸的電影,並且自己飾演超人力霸王的角色;儘管當年的庵野只是業餘,但這部作品卻大受特攝影迷們的肯定。1990年代,在日本國內引起種種社會現象的庵野代表作動畫《新世紀福音戰士》(以下簡稱《EVA》),其基本情節架構也是「巨人英勇迎戰襲擊城市的不明敵人」,與《超人力霸王》如出一轍。兒時所熱衷的特攝、動畫片,至今仍是庵野秀明作品的核心精神,由此看來,庵野真不愧是「宅男中的宅男」。

 由庵野秀明一手策畫的「特攝博物館」展覽,目前正在位於東京都江東區的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中(展出至10月8日)。庵野表示,舉辦這場展覽,是為了向帶給他創作靈感的特攝作品表達敬意。在這裡,除了特攝電影中所使用的模型場景被當成藝術品展出之外,還展出了他的特攝新作。庵野語帶焦慮地說:「拍特攝電影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離開人世,模型場景也被當成垃圾。如果我們再不拿出行動來將它保存下去,那人們將會永遠失去特攝創作。」

 另一方面,庵野最近幾年執導的《EVA》新劇場版(共4部),其中的第3部《Q》也已完成製片,但庵野對新作的情節內容卻是三緘其口。不久前,庵野只不過是公佈了這部電影將於11月17日上映的消息,就讓引頸期盼的粉絲們興奮不已。

 雖然與廣受大眾歡迎的宮崎駿動畫相比,《EVA》的粉絲有其一定的侷限性,但每位粉絲對《EVA》的狂熱和喜愛程度,卻是其他動畫作品所無法比擬的,光是智慧型手機周邊及模型等等的《EVA》相關商品,便多達1萬件以上。能夠創作出如此具有迷人魅力之名作的導演,即便是動畫界以外的導演也寥寥無幾。

 以前,庵野曾說:「《EVA》就像是將我的內心世界真實反映出來的作品。」而吉卜力工作室製作人鈴木敏夫則表示:「《EVA》的故事情結,就像是在講述迷途的羔羊尋找自我一樣,讓我聯想到了夏目漱石的《三四郎》。(編註:夏目漱石為日本近代知名作家)」

 在1997年上映的《EVA》完結篇電影版當中,主角的少年碇真嗣總是將「我不行了,我只想就這樣死掉」或「大家都去死吧」掛在嘴邊,言行舉止完全沒有一位英雄該有的樣子。然而這部電影當中,其實隱含著庵野對包括自身在內的宅男們「因不懂如何與人保持適當距離,而逃避到虛擬世界裡」的心態所做的批判。

 8年後的2005年,庵野親手重新製作了共4部的《EVA》劇場版。在以往的作品中始終無精打采的真嗣,在2009年上映的第2部新作裡,竟於女主角身陷危機時大喊「把綾波還給我!」,並為了拯救女主角而奮戰拼命。 庵野是一個非常怕生的人,過去幾乎不接受採訪,因此在這次的訪談中,記者偶爾也會感受到那存在於庵野內心的高牆。不過,庵野這次的新作,卻擺脫了以往那種孤獨絕望的陰影,開始傳達出一種強烈的訊息,一種「寧可受傷也不願躲在自己的殼裡,想要追求與他人的心靈交流」的渴望。

 天才是否脫胎換骨了?或許從以下的訪談內容中,我們可以找到一個答案吧。


問:《EVA》的第3部劇場版《Q》即將在11月17日上映,在舊劇場版中一無是處的男主角,這次卻為了拯救女主角而拼命作戰。這是否也體現了您自身內心的變化呢?

庵野:嗯,應該說是時代的變化吧。我覺得只是觀眾的感受方式改變了,至於我自己的本質則並沒有變化。

問:您在2005年接受採訪時曾說「結婚讓我增加了非宅男的成分。」、「今後我會一直盡全力來保護妻子。」這表示您還是有一些變化吧?

庵野:雖然這樣的變化的確是有,但人的本質是不會輕易改變的。

問:《EVA》裡面,隱含了對那些逃避現實沉迷於這部作品中的粉絲們的批判。這種意識現在也沒有改變嗎?

庵野:對我而言,過去的《EVA》僅是一部為了娛樂而創作出來的作品,但有許多人超越了娛樂的範疇,將這部作品當成是一種精神層面的依賴對象。由於我的作品造成這種人不斷增加,因此我曾經認為自己應該負起責任,讓這部作品重回到娛樂片的定位上。但現在我的想法改變了,因為我終於了解,無論我對這些人傳達的是什麼樣的訊息,他們要如何去理解不是我所能控制的,總之有些事情並不能強求。


將特攝變成一種文化

問:現在一樣有很多人深陷於新《EVA》中不能自拔。您是怎麼看待這種具有強烈依賴性的作品呢?

庵野:什麼想法也沒有。我當然希望新作能夠大賣,但觀眾過度的反應就不是我的責任了。縱使我會在作品中反映出自己的想法,但這些作品並不是由我一個人製作的,因此不能將這些作品和我畫上等號。此外,我覺得新劇場版的粉絲和以往的粉絲也有本質上的不同,只是具體上有哪些不同,我一時也說不上來

問:據悉新劇場版並沒有尋求外部的資金,而是由您擔任社長的「khara」動畫製片公司一手包辦,可說是一部百分之百的自製電影,為何您要採取這種方式呢?

庵野:如果由別人出資,便會受到許多經費上的限制,但自己來就沒有這些限制,而能夠按自己的想法去做。儘管在電影發行和宣傳方面有相關工作人員在負責,但最終決定權仍然在我手上,我不想到最後找藉口說什麼「作品雖然很好但是宣傳做得不好」之類的。

問:您現在還擔任在東京都現代美術館舉辦的「特攝博物館」館長一職,據說您這樣做是想
為後代留下特攝這種文化。但是在CG(Computer Graphics)如此發達的今天,您覺得特攝還有存在的價值嗎?

庵野:早期使用了CG的作品如《侏羅紀公園》,確實令人震撼,但此後就再也沒有其他的作品能夠帶給我強烈的衝擊了。利用CG製作的作品,不能讓觀眾感到那種物體實際存在於空間之中的真實感,但模型場景卻是實際存在的東西,因此拍出來就更有寫實感,我認為觀眾們能夠敏銳地感受到這兩者的不同。我聽說怪獸電影在發展初期曾被批評是業界的「怪物」,然而日本的特攝電影在海外卻獲得了高度的評價,因此我覺得比起動漫,日本更應該以哥吉拉為豪。

問:看了您在學生時代拍攝的自製電影《歸來的超人力霸王》,由您自身飾演超人力霸王的角色,讓觀眾覺得您看起來就好像是真的超人力霸王。為什麼能拍攝出這樣的效果呢?

庵野:因為從故事到拍攝角度和模型製作等各方面,我都嘗試要讓現實中不可能存在的東西變得更真實、更有存在感以及與現實聯結。動畫只是圖片,完全沒有現實的東西,但特攝則不同,至少特攝是由真人來演出,因此如果拍得好的話,特攝作品看起來會極為逼真。事實上,在數十年前的特攝電影中就有這種成功的例子。


傳遞恐怖

問:在特攝博物館放映的短篇電影《巨神兵現身東京》中,東京被徹底地摧毀了。而其他作品中也有許多破壞和爆炸的場景。您對於「破壞」有什麼堅持嗎?

庵野:兒時如果有東西被破壞了,我就會很高興,覺得很好玩。不僅是我,小孩子都是這樣的。曾經有一段時期,我一想像日本或整個現代社會都被摧毀的畫面就覺得真有趣。但是漸漸地長大之後,我開始懂得去想現實當中生活在那裡的人們會怎樣,於是就不覺得高興了,特別是東日本大地震的景象,讓我萬分震驚。總之,儘管虛構的作品能夠娛樂觀眾,但現在的我不想看到真實世界當中也發生這種事。

問:據說您希望小孩子在看過這些電影之後能留下一些心理陰影,真的是這樣的嗎?

庵野:我只是想告訴孩子們「世界上是有可怕的東西的」。現在,包括電視媒體在內,對孩子都太過於隱瞞這些事了。我小時候滿街都是恐怖的東西,屋子後面就是黑漆漆的世界,貓呀狗的屍體也被扔在那裡沒有人管;我身邊也有經歷過戰爭的人,所以我知道這些事連大人都覺得害怕。


電影導演庵野秀明/脫胎換骨,宅男界的蝴蝶


原始網頁:
殻を破るか、オタク界の三四郎


相關閱讀:
《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》打破內心障壁的動畫



註:其實我不太喜歡本篇把「OTAKU」翻譯成「宅男」。光看庵野的表現(擔任特攝博物館館長),根本一點也不是台灣媒體口中的「宅」啊。又,其實本文也有用到「心の壁」(心之壁),可惜中文翻譯成「內心的高牆」。


相關閱讀:
オタク、マニア、ファン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