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-09-29

《火星任務》(The martian)

《火星任務》(The martian)
 安迪‧威爾(Andy Weir)
 翁雅如,三采文化


 不過幾天前,馬克幸運地成為少數登上火星的太空人。突然颳起的強勁沙塵暴卻逼著他們不得不放棄任務,返回地球。幸好所有人都成功了。
 除了馬克。
 他被扯斷的天性擊中,刺穿了太空衣,吹進了暴風中。
 同伴們誤以為他已罹難,情急之下只好將他就這樣孤零零地留在火星上。全世界都在哀悼,太空人馬克‧瓦特尼英勇殉職……
 馬克的確是個幸運的傢伙,太空衣都破了,但他還沒死。真正的考驗現在才開始。他必須設法聯絡太空總署派人來救他,或是等待四年後的下一次火星任務。而為了生存,他的首要工作竟然是……在火星上種馬鈴薯?!

 馬克能靠著他的科學知識活過1400天嗎?


 以下有劇情透露。







 說要在火星上種馬鈴薯,但是馬鈴薯才種沒多久就報銷啦!不過主角還是有吃到馬鈴薯啦(?)

 除了主角努力在火星上生存外,地球上的團隊發現火星上的不尋常現象,進而推理出主角還生存,以及主角之後可能的行動後,也開始積極展開救援行動。雙方最後利用先前遺落在火星上的探測器取得聯繫,除了指導主角改造手邊機器以利生存通訊外,還思考能把主角帶回地球的方法。

 然而回家之路一波三折。主角在途中又失去與地球的聯絡方法,只能照原定計畫朝目的地前進。

 主角最後幸運搭上折返的飛行船得以提前回家。



書摘:
p.190
 反覆閱讀老媽寄來的信是一件非常充滿男子氣概又正常的事。

p.390
 封箱膠帶在幾乎真空的情況下也可以正常使用。封箱膠帶在哪裡都可以正常使用。封箱膠帶就是這麼神,大家應該把它供起來拜。

p.486
 我活下來的代價,一定超過好幾億美金。這一切只為了救援一個研究植物學的書呆子。何必這麼大費周章?
 好吧,我大概知道答案是什麼。一部分可能是因為我代表的意義:進步、科學,和人類已經夢想好幾個世紀的跨星球未來。但說真的,他們這麼做,只是幫助他人是人類的天性。雖然有時候會有例外,但這是真的。
 假如登山者在山上迷路了,其他人會組成救援隊相助。如果發生火車出軌,就會有人開始排隊要捐血。如果哪個城市發生了大地震,全世界的人都會祭出緊急物資。這就是人類的本質,存在於全世界每個文化之中,沒有例外。當然,不論到哪裡都會有些漠不關心的渾帳,但是會在乎的人,數量絕對遠遠超過這些冷漠的傢伙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