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03-29

《后翼棄兵》

《后翼棄兵》(The Queen's Gambit)
 沃爾特‧特維斯(Walter Tevis)
 呂玉嬋、陳芙陽,皇冠


 「后翼棄兵」是一種西洋棋的開局法,執白子者【註:先手】為了取得優勢,會先犧牲一個兵。貝絲的故事,也是從當「棄子」開始。在她小時候,媽媽常嚷著「去死」,直到八歲那年,媽媽真的死了,於是她住進了梅休因之家。
 偶爾有一些穿著體面的夫婦會來到這裡,牽著幸運的女孩離開,但更多人像貝絲一樣,知道自己永遠也離不開。幸好大多數的時候日子還過得去,她每天可以領兩次安定心神的小藥丸,禮拜二算術課結束後,她會到地下室清理板擦,順便看工友薛波先生玩那個叫做「西洋棋」的神祕遊戲。
 一開始她只是靜靜地在旁觀看,然後在失眠的夜裡,將寢室的天花板化作棋盤,在腦海中演繹自己的棋局。貝絲的心隨著棋盤上的黑白旗子起舞,它們接納她的靈魂,她的靈魂也接納了它們。
 「女孩子不下棋。」薛波先生起初對貝絲不以為然,直到她第一次戰勝了他,然後是高中西洋棋社老師、地區西洋棋大師……回過神來,她已展開美國國際西洋棋公開賽冠軍的角逐。然而伴隨著獎金和名氣而來的,卻是如影隨形的孤獨和藥物成癮的夢魘。她能戰勝心魔,下好「人生」這一盤棋嗎?
 
 
 以下有劇情透露。





 相較於同樣描寫棋類競技(圍棋)的《裸殺》只在篇章或部分內容稍微涉及了圍棋相關術語,本書的內容包含了大量關於棋步的描寫,對不黯西洋棋的我來說真是看得眼花@@(也因此,直接觀看影集應該是好選擇。起碼能從畫面上知道棋局的進展。)

 儘管不清楚故事背景(導讀寫六○年代),但是憑工友先生的一句「女孩子不下棋」就知道,在當時女孩子下棋是稀罕的事情。
 而不斷獲勝的女孩子又使這稀罕程度乘上了好幾倍。
 當然,貝絲並非一帆風順。挫敗的貝絲開始酗酒,直到她意識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,急忙設法找到在梅修因之家認識的喬琳。喬琳帶著貝絲進入另一個世界──相對更健康有規律的生活,然後貝絲重振精神去比賽。

 作者另一本書《掉到地球上的人》的主角未能完成自己的任務,黯淡度過剩餘日子;但本書的主角貝絲得到喬琳的幫助而振作,勇於面對棋盤另一側的對手,最後,她獲得歷史性成就。故事於貝絲前往公園向老人詢問是否要下一盤作結,她其實在那場勝利之前就已經多次見到那老人坐在棋盤,但始終鼓不起勇氣去詢問是否要下一盤,畢竟她在人生地不熟的俄羅斯。



 另,本書的導讀涉及故事內容,除非你已經看過 NETFLIX 的影集了。

 又,「封局」後還和其他人討論棋局和未來走向會不會有作弊嫌疑啊?



書摘:
p.3
 導讀(馬欣)
 極少數人能完全長大,我們通常躲在成人的樣貌裡,偽裝著自己不害怕,其實多數人的選擇都是受恐懼的主宰。甚至許多人致死都無法破繭而出。
 而這故事正在講破繭而出。並藉由貝絲告訴人們,人生不是一次性的破繭而出,而是不同階段的打掉重練。

p.5
 貝絲雖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女生,卻發現她過去不屑的女性包袱,卻是她無法破除的繭。她逃離的女人群像,是她最感殘缺的一塊拼圖。
 這故事深刻之處的地方就在這樣的自我辯論,我們既想逃離群化的過程,一方面要走出自我,又必須承受更大孤獨。他也沒有給童話的結局,我們身為女生,永遠得要面臨蝴蝶的脆弱,又必須接受毛毛蟲那根深的真實認知。
 而貝絲的女性身影可以在今日成為代表之一,是因她接受了她的脆弱,不再抵抗女人群像,或躲藏於不凡的焦慮中。
 她美麗又聰明,讓她更容易活在形象裡,成為被困住的蝶,那振翅聲讓毛蟲焦慮不已。直到她一朝並非棋盤上的主角,她才能從棋盤上的貝絲解脫,體會人生原本就是不斷在一局局中重生的棋士,沒有定論也沒有停止蛻變才是人生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